师资短缺是近年来葡萄牙基础教育领域面临的严峻问题,预计2030年之前,葡萄牙中小学将有大批教师进入退休年龄。随着春季学期开始,葡萄牙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令,以进一步完善应对师资短缺的政策措施,缓解部分中小学生因师资短缺而无法正常上课的局面。
2025-03-27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对“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教育中心”作出部署。海外办学是教育“走出去”的重要形式,除了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出海”,基础教育阶段的海外办学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国际影响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3-27
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创新策源地,研究型大学是开展高水平有组织科研的主要力量。美国、法国、瑞士、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研究型大学,从理念引领、治理架构、跨界链接和评价变革等方面系统推进有组织科研。
2025-03-27
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最近发布报告称,92%的大学生承认在过去一年内使用过人工智能来完成学术任务。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通过人工智能解析复杂概念、撰写文献综述、生成研究思路。51%的受访学生认为,人工智能显著提升了学习效率。
2025-03-20
近期,英联邦亚洲教育媒体中心联合印度国家教育研究和培训委员会、印度中等教育委员会,成功举办了“数学开放教育资源训练营”。本次训练营是“教师主导型人工智能”项目的重要环节,旨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人工智能驱动的开放教育资源,通过人工智能帮助教师设计高质量且富有吸引力的教育方案。
2025-03-20
在人工智能不断迭代的今天,全球高校正在重新定义人工智能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从美国斯坦福大学将大语言模型开发纳入本科生必修课,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设“数字孪生课堂”,再到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本科生用自主研发的脉冲神经网络控制四足机器人穿越复杂地形,一场场课堂革命折射出全球顶尖高校人工智能教育的核心逻辑——将教育系统改造成技术创新的“加速器”。
2025-03-20
近日,沙特国家电子学习中心发布《人工智能在数字教育中的应用能力》报告,旨在为教师、学习者及相关人员提供系统化的人工智能应用能力框架,以确保人工智能在沙特教育领域的合理应用。
2025-03-14
教师队伍建设是国际组织和世界多个国家关注的焦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以下简称“经合组织”)此前在最新教育政策比较报告《教育政策展望2024》中,深入分析了当前经合组织国家在教育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强调支持教师队伍质量提升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应对师资短缺、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和提升教育评估能力的具体策略路径,旨在为各国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和支持。
2025-03-14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驱动力,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世界一流高校正通过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课程创新和跨学科融合以及加强产学研深度合作等多维度策略,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教育模式。
2025-03-14
英国政府日前宣布,为满足经济社会高速发展需求,计划每年新增1万名学徒名额,尤其增加建筑、医疗保健和社会护理等关键领域学徒名额,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帮助学徒完成职业培训。
2025-03-07
2025年是中瑞建交75周年,两国教育政策对话成果丰硕,在职业教育领域的交流和合作不断深化。一直以来,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平衡,是世界主要国家关注的焦点。瑞士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了双轨制教育体系,其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和灵活的学术教育结构不仅在国内得到广泛认可,还被其他国家视作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参考模板。
2025-03-07
最近,美国亚利桑那州特许学校委员会批准成立了一所完全在线的学校——无界学院。这是一所面向四年级至八年级学生的全日制在线学校。在这所独特的学校里,学生每天仅需投入2个小时的时间,学习由AI(人工智能)教授的学术知识。
2025-02-27
近日,经合组织发布了《数学课程变革:回顾、现状与未来展望》报告,通过分析过去25年全球数学课程的变化趋势,探讨了如何设计适应21世纪需求的数学课程,为全球数学课程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2025-02-27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决定性要素,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性支撑。近年来,国外一流大学采取一系列行动,通过面向全球的高科技人才引进政策吸引人才,通过多样化的专业发展道路支持人才成长,通过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稳定高科技人才队伍,在人才制度体系建设方面展现出一些新趋势。
2025-02-27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关键,强化教师教育也是国际组织和世界多个国家应对新时代挑战的重要举措。回眸2024,透视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全球动向,对于把握教师教育发展的未来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2025-01-09
在全球教育领域,关于融通性教育体系建设的讨论备受瞩目——学生理应被允许在不同的教育类型和教育层次之间自由流动,获得更为立体、多元的教育供给。其中,瑞士的探索及其实践中出现的挑战,或许可以为我国构建融通性教育体系提供一些域外视角。
2025-01-08